杨克教授做客第112期翔宇论坛
文学院来源:文学院 作者:吴迎雨审核人:陈年高点击:发布时间:2018-09-12

9月10日晚,文学院在会议室举办第112期翔宇论坛。当代诗人、作家、评论家、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杨克教授应邀担任主讲人。著名诗人沙克、文学院副教授王爱军及文学院1701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本次会议。



杨克首先以舒婷的诗《致橡树》、海子的《房屋》为例,指出写诗应该“独执偏见,一意孤行”。中国新诗最大的问题,就是站在专业角度编撰的,没有做到贴近大众,而伟大的诗人应该同时拥有专业化、大众化的诗歌。他以自己的选本《给孩子的100首新诗》为例,向大家介绍好诗之所以“好”的不同理由。杨克表示,自己收录胡适的《希望》一诗,因为它是文学史绕不过去的好诗歌;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代表着一个时代,具有时代的烙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语言上有诗性与灵性……同时,具有隐喻性、神秘感,关注民生疾苦的情怀也是成为好诗的关键。



他还讲到,语调是构成诗歌的重要因素,腔调决定文学性。因此还有一类诗之所以被人们喜欢,只是因为它们的语调语气,读起来朗朗上口,才会广为流传。他说,评判诗歌的好与坏没有唯一标准,把其中的一个因素写到极致,就可以成为好诗。

接着,杨克还针对诗歌创作方面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以诗人的语言、学者的情怀揭开诗的真相,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诗歌创作,他还给出了方向,建议同学们应具有宏大的视角,在题材选择上多关注与人类命运相关的话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尝试着与世界进行对话;回归原始汉语表达,用纯正的汉语写作;摒弃单一创作模式,发挥想象力,使诗歌具有层次性、现代性。

杨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好诗之所以“好”的不同理由,以更加开阔的视角进行了诗歌辨析,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使他们学习到了诗歌创作的技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翔宇论坛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