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报告
文学院来源:文学院 作者:单雪琳等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15-04-09

 

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报告
—— 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
 
姓名:单雪琳、李梦茹  指导老师:李兆新
 
一、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的背景、意义
(一)调查背景
近十几年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00年为107万,2001年为114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达到了212万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达到了611万,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余万人。[1]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却逐年走低,1996年为93.7%,2000年为76.1%,2003年为50%,2005年为40.6%,2009年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率8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2]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毕业率与就业率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师范类毕业生的状况不容乐观。以2008年为例来看,我国师范生毕业76.5万人,其中本科毕业30.3万人,大专毕业生24.3万人,中师毕业生21.9万人,此外还有17.1万非师范毕业生通过认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累计达93.6万人,而2008基础教育学校录用的新教师只有25万人,供给量远远超过需求量。[3]
2010 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4]这体现了政府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可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去向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国内外都有比较多的研究,而且相当成熟。就我国而论,有着眼于全国范围进行研究的,也有着眼于某一学校展开研究的。比较重要的论文是岳昌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一2011》,《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1月。比较重要的调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库、麦可思公司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师范类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大潮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就业去向,无论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对整个大学生就业的推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家共同关注与探讨。
(二)调查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一部分师范类毕业生并没有走上教师的岗位,而是选择了中小企业、文秘、服务类的岗位。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培养出来的“特殊产品”,大学生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5]教师岗位与师范类大学生的数量难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这使得我国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因而影响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关于对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的研究则成为了指导师范类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可行性方法。
然而,就淮阴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展开研究的,目前尚属空白,通过对淮阴师范学院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调查研究可以解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地点、单位性质和岗位类型,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影响就业的因素,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为我校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同时为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开展与改革提供可行性建议与方法。
二、调查基本信息、对象、方法
(一)调查基本信息
淮阴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类高校,其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地方高校中具有典型性,分析淮阴师范学院的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能够较好地推导出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状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且能够对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与改革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选取了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五个学院师范班级学生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二)调查方法、对象
本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选单项选择两个部分,一共九道题目(问卷详见附录)。除了调查问卷以外,我们还采取了部分走访以及个别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抽样调查,使结果更加趋于实际情况。我们一共发放了900份问卷,调查对象包括:2013、2014届文学院、教科学院、物电学院、外语学院师范类毕业生,由于调查对象为已经毕业的学生,部分学生无法获得联系方式, 在剔除数据不完整等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后 ,一共回收68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76.3%。以下为我们的信息回收状况基本信息:
 
调查问卷初步发放情况基本信息表

学院
文学院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师范类毕业生总数
476
162
526
139
调查人数
350
100
350
100
百分比
73.520%
61.72%
66.5%
71.95%

由于缺乏联系方式等诸多原因,不能对四个学院的所有师范类毕业生进行调查,四个学院的调查人比率分别为:73.520%、61.72%、66.5%、71.95%。而在这些接受调查的900名师范类毕业生中,我们一共发放了900份调查问卷(包括电子调查报告)剔除了无效问卷之后,一共回收687份有效调查问卷,有效率为76.3%。
三、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
(一)不同职业所占比例

职业/学院
文学院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教师
38.69%
6.61%
67.58%
37.35%
企业员工
33.72%
65.98%
23.56%
50.63%
事业单位人员
2.44%
0
0.29%
0
小业主
6.32%
6.1%
4.58%
4.16%
待业状态
0.1%
0.07%
0.12%
0.12%
其他
18.63%
24.34%
3.87%
7.74%

截止2013年11月30日,淮阴师范学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8.13%,在中初等教育系统就业687人,占就业人数的45.08%。其中,考取教师编制326人,占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人数的21.39%,其他就业机构就业361人,占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人数的23.69%;在教育系统外就业837人,占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人数的54.92%。
从表中显示的结果来看从事教师职业最多比例的学院是教科学院,而文学院的教师从事比例却只占人数的三分之一,对于这一点,与两个学院的培养人才的理念与目标有关。教科院的专业绝大部分是师范班,除了应用心理学专业为隔一年培养师范班之外,其余专业均为师范班,教科院的教育理念与文学院不同,教科院鼓励学生考编,就其专业课程安排来看,考编的确是学生首选的途径,由于这个原因,教科院的考编率位居榜首。而文学院不仅注重师范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同时积极地鼓励学生考研,所以考研的比例就要站到17%左右。物电学院整体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与知识的培养,所以学生大部分走进了中小型企业,同时学院整体考研的比例也较多。在事业单位的报考方面,2013、2014两届的物电学院与外语学院均没有学生报考,所以在从事事业单位(本调查报告,默认为政府机构)的这一选项上人数为零,而这一点文学院的比例为6%左右,一个年级大约有2至3个人考上了公务员。外语学院的整体构造与文学院相差不多,师范班同样都是4个班,但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外语学院的学生走进中小企业的学生较多。
(二)从事教师工作的毕业生职业性质

职业/学院
文学院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公办在编
29%
2.22%
42.97%
18.62%
公办不在编
31.70%
35.42%
31.56%
39.05%
私立学校
39.3%
62.36%
25.47%
42.33%

 
这张表明显地反映出每个学院学生考取编制的情况,如上图分析所说,由于教科院的培养理念的缘故,教科院的学生报考编制的比例十分大,达到了40%左右,紧接其后的便是文学院,由于文学院考研的比例较大,所以在考编上比例并没有教科院的高,但文学院教师队伍并不单薄,所以整体的比例分布较为均匀。而对于物电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来说,分布则比较失衡,编制的比例远远小于公办不在编和私立学校的比例。物电学院之所以编制的人数十分稀少,和他的学院培养理念有关,物电学院由于专业性质的缘故,更加注重学生专业实践的培养。
(三)各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

地区/学院
文学院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城市
67.95%
75.63%
42.12%
73.2%
城乡结合部
21.32%
18.47%
39.67%
17.63%
农村
10.73%
5.9%
18.21%
9.17%

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哪个学院,工作所在地农村所在的比例远远小于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的比例,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无论是教师、企业员工、事业单位还是小业主,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城市。但是教科院的城乡结合部比例明显地高于其他学院的比例,这一点和现在的绝大部分小区内都设有幼儿园的原因有关,随着现在城市的扩张和房地产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区兴建在城乡结合部地区,而与之配套的生活功能的提供,使得每个小区基本上都建有幼儿园,而这也给广大的幼师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大的职业岗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是的教科学院的就业地区农村比例所占的份数最多,现在农村镇上基本上都设有幼儿园和小学甚至中学,这也就为教科院的幼师和小教专业的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
(四)不同职业的地区分布

地区/职业
教师
企业员工
事业单位人员
小业主
其他
城市
41.36%
68.56%
61.32%
48.95%
64.32%
城乡结合部
32.72%
29.23%
20.41%
30.64%
30.14%
农村
25.92%
2.21%
18.27%
20.41%
5.54%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事教师的职业的学生地区分布的差异并不是十分的巨大,但是依然是以城市为主,这一点毋庸置疑,学校的分布绝大多数是分布在城市中的,但之所以三者差距不大是因为文学院的考编的比例不是最高的,而他的教师队伍却是第二,这也导致了,那些没有考上编制的学生陆续地转向了公办不在编以及私立学校的行列,而大部分私立学校城乡结合部、农村分布的范围较多。而经过统计,物电学院、外国语学院由于教师队伍并不十分多,所以对于分布的比例的影响较小。
企业员工大都分布在城市,这一点与我们调查的学院偏向于文科学院有关,由于文学院、教科院、外语学院均为文科主导的学院(除了教科院中有小教数学的专业)所以学生大都走向了秘书、管理等文职行列,而这些企业由于需要直接与城市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接触,所以分布地区一般会选在城市的商业中心或次一级商业中心,所以城市的分布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但还有一些厂房由于地价、环境污染、劳动力价格、城市布局等问题,而将厂房建在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以减少成本的支出,而在这些企业中不乏一些仓管、文秘等文职,所以在城乡结合部中也有部分分布的比例。
事业单位(本调查报告默认为政府机构)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的分布比例差距并不是很大,因为一些公办单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均有分布,只不过由于城市人口数量远远高于农村,才导致事业单位在城市设立的数量的较多。同时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界限本就不是那么明晰,所以两者的比例几乎所差无几。
小业主的职业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与随意性,对于地区的要求并不是那么具有硬性的强制的规定,但考虑到消费人群和购买力的因素,城市的比例较高,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差距不大。
由于当时统计时将考研划入了其他一栏,所以因为考研的缘故,是的“其他”这一栏中城市的所占比例较高,因为大部分考研的学校都位于大中型城市,而这些城市中,学校较多位于城市和城乡结合部,所以两者的比例较高。
但无论是哪一个职业,城市的比例还是占有绝对的份额的,因为无论从机遇、待遇、发展前景来说,城市都是学生的首选地区。但这并不能代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就没有合适的工作,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与扩张,三者的界限将变得不再明晰,这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走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
(五)不同职业薪酬情况

薪酬/职业
教师
企业员工
事业单位人员
小业主
其他
1500 元以下
10.61%
12.78%
3.25%
11.48%
13.96%
1500-2500
23.56%
33.68%
10.63%
20.57%
24.51%
2500 元以上
65.83%
53.54%
86.12%
67.95%
61.53%

纵观整个表格,应届大学生毕业工资待遇都不是很高,尤其是企业员工,在1500-2500元这一区间所占的比例最大,这样的工资待遇在城市中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很难满足。而在这其中待遇最好的莫过于事业单位了,普遍待遇都在2500元以上。事业单位的岗位由于其初期获得的艰难,所以其稳定程度和福利保障也是和他的艰难程度成正比的。这也是如今社会的一种趋势。
而大学生教师的待遇虽然初期并不是十分理想,但教师职业胜在转正之后待遇便较为稳定以及享受和公务员等同的社会福利。无论是地区分布、工资待遇、社会福利还是其他因素,教师都是师范生的首选职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伴随着较高的风险而创业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有效地管理体制,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创业初期,小业主的职业待遇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程度。但随着现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尽管创业的难度越来越高,但创业的成本也出现了适当的降低的现象。
(六)就业满意程度

满意度/学院
文学院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很不满意
2.31%
5.67%
2.26%
4.29%
不太满意
12.63%
18.69%
11.47%
15.27%
比较满意
66.34%
60.34%
67.89%
63.75%
非常满意
18.72%
15.3%
18.38%
16.69%

从整体上看,目前应届师范类毕业生对于其职业的满意程度还是较为满意的,尤其是文学院和教科学院两个学院。这两个学院十分满意的比例是最大的。
从职业的分布来看,文学院和教科学院的教师、教师编制、事业单位三者所占的比例在三个学院中是最大的。我们发现,教师、教师编制、事业单位着三种类型的职业的稳定程度最高,同时他们的待遇在所调查的职业中是较好的。
但非常满意的比例只占接近两成,而非常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比例却占到了接近三成,分析原因,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初期只疲于找到工作,等到稳定下来之后便会对工资待遇、地区分布、福利保障的因素感到不满意。但在这些因素之中学生考虑最多的因素还是工资待遇。应届毕业生的工资待遇问题也和稳定程度有直接关系,较为稳定的工作往往在转正之后工资会有所上升,但涨幅程度较为缓慢,相比于企业员工和小业主来说,教师和事业单位的职业工资较为稳定,但同时其风险程度远远低于企业单位和小业主,社会福利保障也比企业单位和小业主优渥,这些种种因素构成了师范类毕业生选择工作的多样性的因素。
二、 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 招生数量的增加, 江苏省在校大学生已由1996 年的20 多万发展到现在的60 多万。江苏省的地方高校、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 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毕业生数量的剧增, 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 为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条件。长期以来, 江苏省各级各类地方高校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师资充实到各级各类学校, 教书育人,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改革的进行, 中小学布局的调整, 师资培养封闭的培养体系和分配就业制度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所存在的矛盾逐步显露。师范类毕业生学科专业结构的不合理, 师资培养的低重心, 需要的进不来, 想出去的出不去, 师范生分配就业的计划指令性, 统一分配, 哪来哪去的包分配政策, 由于失去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 使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学历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大。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使得苏北一些地区师资流失现象不断出现, 改革师范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已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目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正处在既要下达就业计划, 实行计划指导, 又要举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市场, 实行双向选择的统招统配向市场化过渡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需求量与就业制度的错位
一些社会需求量较大, 师资队伍紧缺的专业如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物理、电化教育的毕业生要自主择业, 而一些教育内部结构性过剩专业和专业层次较低, 需求量相对较少的学生则要求包分配, 使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处于两难的境地。
(二)毕业生就业计划性与教育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市场配置的矛盾
省教育主管部门、人事主管部门、计经委主管部门按毕业生生源所在地, 下达毕业生就业计划, 这是若干年来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中小学教育地方政府管理, 特别是县以下中小学的管理以县为主,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补充涉及进人计划、工资基金 三部门下达毕业生就业计划有利于市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 做好毕业生就业的落实工作。
(三)不同地区师资需求的矛盾
由于江苏省经济发展不平衡, 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薄弱 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新师资的补充。许多苏北地区的师范生源流向苏南地区, 使苏北地区大量的人才输送出去而学成回去的人员却很少。为了保证苏北地区师资队伍的补充, 控制本地生源的流向, 只能采取行政指令留住毕业生。
三、影响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客观因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要求
近年, 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逐年攀高, 有的中小学用人已经盯上了硕士。学中文的要懂计算机, 教数学的要会双语教学, 能用英语讲课, 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掌握相应的技能。如果按照原来的模式培养现在的师范生, 他们毕业后将很难胜任当前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如今高校课程设置的原因:“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内容陈旧, 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落后, 理论与实际脱节, 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各高等师范院校都在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易招生的专业, 如艺术、体育及文科类专业。但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 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更为困难。特别是由于专科层次招生采用宏观控制政策, 学校招生与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对扩大, 致使一些学校仅有三两名教师也申报开设新专业。毕业生水平良莠不齐, 导致无序争, 客观上增加了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6]
师资队伍的质量, 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 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发展过程中 教师队伍的建设明显滞后, 尤其是教师的动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轻视培养对象日后就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总认为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中小学教师而已 没有必要掌握多么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师范院校科研意识落后, 科研水平不高, 远远赶不上综合性大学。“教材教法课在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当一部分师范院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不熟悉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和教改现状, 更谈不上给中小学教改进行必要的指导 致使一些学生实习归来后怨声载道, 对教材法课程很不满意, 认为坐在大学校园里讲某科的教学法理论太脱离实际。”[6]
(二)主观因素:师范类毕业生教师素质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作为一名师范生,应该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从师技能)主要体现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师范类毕业生要求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书面表达能力(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开展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上。这方面高师毕业生存在严重不足和缺陷, 具体表现在: 组织能力差, 难以胜任班主任工作; 知识面窄, 兴趣单一, 缺乏特长, 不能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口头表达能力差, 不会板书, 不会制作课件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专业思想不稳定, 不热爱教育工作 没有达到能教一门课程, 兼上一门副课, 并指导一项课外活动的培养目标。一些师范类毕业生连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关都没有过。实习上课时, 语言结结巴巴, 吐词含混不清, 板书歪歪斜斜, 时有错别字出现, 笔画笔顺错误更是一大堆, 常常引起学生的嘲笑。例如:“某师范院校举行了一次全校性的汉字笔画笔顺竞赛, 从各系毕业班中抽一个自然班参加。竞赛内容为写出20 个规范的汉字———与、山、丸、义、女、叉、臣、火、为、斗、心、玉、鼠、凹、凸、韭、州、辽、张———的笔画笔顺。每字笔画笔顺均对记5 分, 否则记0 分。结果, 551 名参赛学生, 平均及格率仅为63%, 最低分为20 分。中文、历史两个文科系的及格率低于平均水平, 仅为50%、38%。”[6]
四、改善地方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方面:完善就业制度、渠道
一要建立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网络体系, 使供需双方及时互通信息, 提高办事效率。具体来说, 要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毕业生资源供给信息的网络体系 要建立健全用人单位发布需求毕业生资源的完善网32络体系。在这两个网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 政府部门要牵线搭桥, 将供需双方的信息互相沟通, 建立一种完善的高灵敏度的人才信息互联网体系。
二要科学地预测师范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 在招生专业和数量上加强宏观指导, 尽可能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学校招生的专业与数量上给以正确引导, 加强宏观调控, 科学制定教师教育招生计划, 将师范院校招生数量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三要严格执行面向社会及非教师教育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以确保教师教育毕业生市场的公平有序。“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已由封闭型办学向开放性办学转变, 教育人才市场已启动, 允许非教师教育毕业生参与竞聘教师岗位, 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但只有经过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方能担任教师。要坚决清退临时代课教师, 拿出编制让出岗位, 让毕业生充分就业。”[6]
四要运用政策杠杆调节教师教育毕业生的流向。对师范类毕业生考研及跨行业就业也给以一定的政策倾斜。
(二)高校方面: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师范生素质培养
一要根据就业状况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努力提高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要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积极做好毕业生推荐工作。鼓励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从事教学工作, 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一部分本科以下学生继续学习提高学历, 引导一部分学生在教育系统以外的更广范围内就业。
(三)毕业生方面:努力提高自身教师素养
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就业竞争力。师范类毕业生在充分掌握学校开设的专业课外, 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非专业课程,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较高的英语及计算机水平特别是一定的科研能力是高师毕业生就业成功的法宝。
二要及时转变观念, 打开就业新局面。“不能一心盯着大城市, 发达地区, 或者教育系统中的公办学校和知名学校。学生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 并结合自身的特长, 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使自己真正学有所用, 成就学业。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积极争取到教育系统外或省外就业, 拓宽就业面; 部分同学也可以参加考研, 待条件成熟再就业; 有条件有能力的同学也可尝试通过创业就业。”[6]
(四)用人单位方面: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求职者
    一要正确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 要树立用好政策, 服务到位的观念, 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机会。
二要根据岗位的实际要求确定用人标准, 不盲目追求高学历, 要给高师毕业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结束语
展望未来,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公平竞争、合理流动有利于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实施。面对目前师范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以教育需求的变化确定教师教育体系的供给,实现教师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动态平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和必由之路。师范类高校大学生要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一切有利条件,不断充实自己,为将来顺利、高质量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为了提高师范类毕业生的自身素质,高校通过提高高师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强化各种形式教师培训、鼓励教育科学研究等途径, 提升高师教师职业素养, 为坚定师范生职业理想发挥良好榜样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630万比09年多19万[Z]
[2] 数据来源.金融危机对硕士就业冲击最大[Z].中青在线 —— 中国青年报.
[3] 张韦韦,闫志刚.高校院校改革已在“关口”[J].教育与职业,2010(10)
[4]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2010 年3月5日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Z].
[5] 赵恩北.营销理念视角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创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 刘伟,《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咸阳师范学院,2006 年第6 期
 
实践创新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