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生命
文学院来源:文学院 作者:董玥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15-06-17

 

“生命是死亡唇边的笑”。
它是如此不堪一击:自然界的一场变故,沉船、地震亦或是洪水,便可以让一切化为荒芜与虚空。人,在作为一个社会人之前,首先是一个自然人;只是苍茫宇宙中一个脆弱的生命体。心怀敬畏,以一个谦卑的姿态面对自然。也许,这才是我们理应秉持的信念。
如果把“灵”与“肉”放在同一架天平之上,很多人可能会倾向于前者——“灵”是追随精神的,是形而上的存在;“肉”是属于物质的,是形而下的堕落。而自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且藏污纳垢的事物,更是受到人们的忽视乃至践踏。我们习惯了风花雪月、诗情画意,习惯了虚无缥缈的玄思与遐想,习惯了点染百无一用而又醉心难舍的清高与优雅——我们唯独没有习惯向自然低下不屈的头颅,献上真诚的祭奠与迟到的忏悔。
“让灵魂摆脱肉体沉重的束缚,在精神的天空自由翱翔”,这句话曾引发无数共鸣。可是,追根求源,当生命不复存在,当肉体灰飞烟灭,灵动的思维和激越的思想,又将何处安放?台湾学者齐邦媛曾经说过:“历经天灾,终得以触摸生命的本质。”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一个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好时代。飘摇纷飞的战火硝烟、荒谬残酷的政治运动、颠沛流离的生命常态,于我们而言,只是一抹遥远而黯淡的历史的剪影。当我们逐渐遗忘,逐渐自我放纵地轻视生命,自然的惩罚与警告便悄然而至。在它那死水微澜的外表下,掩盖了多少阴湿的秘密与人性的丑恶?然而,它全都接纳并消融了;它唯独无法忍受的,是人类盲目的自大、不屑甚至无知。作为人类的我们,口口声声要寻找精神的原乡、要确立本我的地位、要实现个人的价值,却偏偏忘记了脚下坚实的土地与头顶广阔的苍穹。
——还有什么比自然更博大的存在?
    ——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礼物?
见证了“东方之星”的沉没、尼泊尔地震的伤亡、贵州特大洪灾的冲击,一层层的抽丝剥茧后,我们终于深切地懂得了两个字的内涵——活着。就像余华笔下的福贵:历经无数生离死别,依旧卑微而悄然地蜷缩在人世间。这,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坚忍?
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也许,这便是一种大巧若拙的悲悯情怀,一种大智若愚的生命姿态。
文学作品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