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学人风采——蔡铁鹰
文学院来源:文学院 作者:hylzx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22-05-25

  

蔡铁鹰,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西游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在广泛涉猎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蔡铁鹰比较专注于《西游记》的文本、文学、文化多层面研究及作者吴承恩的研究。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发展经历过一个以“世代积累,个人写定”为创作模式的阶段,并诞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一批重要作品。这种模式下的作品,有漫长的成书过程,经历过多种文化的冲突与平衡,浸润有不同时代的政治社会信息,因此形成了特殊的价值。蔡铁鹰给予这种模式及其延伸研究以足够注意,并以《西游记》研究为范例,提出了“成书史研究”的概念,这在古代小说的早期名著研究中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并在《西游记》研究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分支。具体而言,就是利用近几十年敦煌学的成果、新发现的取经故事的资料和受学界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研究新见的启发,提出《西游记》取经故事的源头应在唐代西域的佛教文化环境中,最早可以追溯到玄奘取经回程路上;取经故事经历过一次重大的文化嬗变,吸收了中国民间宗教中的妖猴崇拜而形成“齐天大圣”的故事系列;又经过吴承恩以儒家文化浸润最后定型的多阶段说,极大地拓展了《西游记》的研究空间,提升了取经故事的文化价值,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已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西游记的诞生》(中华书局)《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华书局)《淮安有部西游记》(江苏人民)《吴承恩集笺校》(中国社科)《吴承恩年谱》(中国社科)等专编著10余部,主持和完成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和教育部、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4项。
2012 获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西游记》成书的田野考察与成书史研究”,是蔡铁鹰对上述研究一个具有概括、验证、归纳性质,也具有较强学术创新性的课题,其目的是对近几十年发现的新的研究资料(文献、遗址、传说等)进行一次全面地验证辨析,最终为《西游记》长达九百年的成书过程勾勒出比较清晰的轮廓。为此,2013、2014年蔡铁鹰与课题组成员已经多次远行河南、湖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和福建、浙江等省市考察,行程近二万公里,即将形成完整的考察报告。
 
 
附录:《西游记》成书多阶段划分说的主要观点
①最早的系统取经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并非如现行文学史所描述的那样诞生于南宋临安,也非说话人的底本,而是晚唐五代时西北地区佛教寺院里俗讲的教材。在西北地区有一个与唐代玄奘西行及佛教文化、西域文化直接相关的原生取经故事源,《西游记》成书史的起点应该是玄奘本人和他引领的文化交流,背景是佛教的扩张和教派演变。
②取经故事在由西北向内地浸润的过程中,曾得到过北方民间祭祀的孵育。宋金期间,山西赛神队戏中出现的《唐僧西天取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基于多元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故事膨胀。
③佛教文化背景下的取经故事在演化进程中,受到了本土道教文化的浸润侵袭,元末明初的《西游记杂剧》是取经故事的一次革命性变化,是道教文化在故事中分庭抗礼的标志,其最重要的贡献是使得取经故事从文化本质到故事形态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④当取经故事逐步被道教金丹理论的诠释主导时,吴承恩完成了百回本《西游记》的写定,使《西游记》回归到借助历史映照社会的文学范畴,这既是取经故事的定型,更是儒学对《西游记》的挽救。定型的《西游记》对三教都有包容,是长期以来宗教文化斗争、渗透、平衡的结果。但其本质的文化精神来自儒学,从儒学的观点看,《西游记》有丰富的现实社会意义。
 
学人风采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