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建设国家一流课程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10月28日下午,文学院在弘文楼大会议室召开了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研讨会由杨颖副院长主持,文学院全体教师与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的上半场是许芳红院长的专题讲座《金课·一流课程·实施路径》。许芳红院长在课程建设方面研究深入,经验丰富。她在讲座中围绕“金课”的提出过程、“金课”的定义、打造“金课”的原因、“金课”的落实路径以及“金课”申报工作五大方面,系统全面地阐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要求。“金课”是相对于“水课”而言,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许芳红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教师要抓实细节、做好链接,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固瘤疾,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金课”落实途径与申报的问题上,许芳红院长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先进学科内容、先进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也结合经验实例提出了具体可实行的建设性建议。她详细解读了“金课”申报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并期望与会老师能够通过打造“金课”与建设一流课程,“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实实在在提起来”。
研讨会的下半场主题是课程改革项目汇报交流。为了推进一流课程的建设,2020年文学院立项了一批课程改革项目。许彩云、李兆新、王玉梅、李迅、肖燕云、杜运威、葛志伟、刘志刚、郑真先、赵曜曜等10位项目负责人着重立足创建经验、实施方案、实践困惑以及实际成果进行了汇报。研讨过程中,老师们在落实课程思政、课程资源建设、课堂设计与实施、课程与专业化审美结合的实践和探索等方面各抒己见,展示了多元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和精彩纷呈的课堂景象。在评论环节,焦亚东教授指出,在课程建设中,教学无一定之法,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色。
本次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的召开,是文学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培育建设一流课程的具体举措,突出学生中心,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将是文学院课程建设未来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