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举办AI时代教育家型卓越语文教师培养专题研讨会
文学院来源: 作者:沈喆娴 徐梓睿审核人:李迅点击:发布时间:2025-11-26

为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中文师范专业教育新路径,培育面向未来的教育家型卓越语文教师,11月22日,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成功举办“AI时代教育家型卓越语文教师培养专题研讨会”。会议特邀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乔光辉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增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周生杰教授等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卓越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与培养范式展开深度研讨。文学院院长许芳红教授主持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了三大核心议题:

一是重构“教育家型卓越语文教师”内涵和核心特质。乔光辉教授强调,教师需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价值引领能力,在人工智能辅助下更应凸显对学生精神成长的深切关怀。王立增教授指出,扎根真实教育场域、理解新时代学生特点并具备持续反思与实践优化能力,是教育家型教师的实践基石。

二是创新AI赋能下的跨学科融合培养体系。与会专家们建议构建跨学科协同、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生态。童岭教授结合南京大学中文专业数字化课程及平台建设经验,阐述了如何协同跨学科资源,打造跨学科特色课程,并指出数字工具应服务于提升学生的人文感悟与批判性思维。周生杰教授结合苏大虚拟教研室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提出设计“智能工具应用+传统语文素养”的综合课程模块,培养学生驾驭技术服务于语文育人的能力。

三是数智素养融合培育的提升路径。围绕中学语文教师数智素养提升这一关键主题,专家们强调需分层、系统地提升师生对AI技术的理解、应用及伦理思辨能力。要在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以及实践环节全面融合数智素养类课程,让师范专业学生熟练掌握几种重要的数字技术类工具的使用。

整场研讨观点交锋热烈,共识明晰:人工智能是撬动语文教育深度变革的杠杆,但其核心价值在于赋能而非替代。教育家型卓越语文教师的培养,必须坚守立德树人根本,深度融合人文精神、教育智慧与技术素养,方能引领学生应对未来挑战。

许芳红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高质量研讨为文学院优化教育家型卓越语文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宝贵思路。学院将持续聚焦前沿,深化学科整合和数字融入,在AI技术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探索中勇担使命,为输送兼具教育家情怀与时代胜任力的卓越语文教师贡献力量。



学院快讯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