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台灣——《寶島瑣碎日常 捨不得離開》
2016年06月23日 04:10 旺報 (董玥/國立台南大學交換生)
轉眼在台灣的生活已接近尾聲,剩下不到一周,我就要告別在台灣認識的朋友們,坐上返程航班了。此時此刻,我的心裡充滿了感激,也充滿了不捨。
猶然記得4 個月前,第一次踏上台灣這片土地的陌生與茫然,第一次走進班級自我介紹的忐忑不安,第一次跟房東叔叔阿姨見面的羞澀與尷尬,還有第一次和妤瑄吃午餐時的手忙腳亂,第一次和斯茜看電影時內心的暗爽,第一次和宛瑜在高雄市區閒逛時的心花怒放……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各種各樣驚喜的第一次,仿佛一顆顆精美的貝殼,被澄澈的海水沖上金色沙灘,在陽光下不斷閃耀著、變幻著五彩繽紛的光。
忘不了的人物風景
我不會忘記我在這裡的租屋處,我早已將之當成自己在台灣的家;我不會忘記反反覆覆走過的、花香彌漫的上學的小木橋;我不會忘記每天清晨的公園裡,那個揮動著掃帚向我「早安」的阿公;我不會忘記小巷子口的7-11,那個站在櫃檯前幽默風趣、彬彬有禮的胖小哥兒。
我不會忘記城隍廟附近的一家麵包店裡,那個繫著白圍裙,和藹熱情、做一手好乳酪的阿嬤;我不會忘記童心未泯的昭吟老師、內斂淵博的建國老師、知性美麗的王琅老師、還有大大咧咧卻自有一番魅力的千慧老師……回憶起往昔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的記憶猛然間湧上心頭,讓我應接不暇,甚至不知如何從頭細細說起。
台南大學的校園,當然也會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古樸的紅樓、寬敞明亮的圖書館、窗明几淨的文萃樓、燈火輝煌的啟明苑、擺有柔軟沙發的電影放映室,還有整天人潮湧動,飄散著飯菜與水果香氣的學生餐廳、傍晚時分在夕陽下綠草如茵的塑膠操場……正是在這裡,我開始了輕鬆愉快的校園生活,結識了許多可愛的老師與同學,也得以在無數關於台灣的文學與歷史作品中,盡情地思索、徜徉。
戀戀不捨小吃味覺
校園外的那一片四通八達的小吃街區,以其誘人的味覺優勢,同樣牽動了我戀戀不捨的神經:「三年四班」的川辣擔擔麵、牛肉石鍋拌飯、甘甜醇美的鮮奶冬瓜;阿伯速食店的蕃茄雞排飯、清爽嫩豆腐、皮蛋瘦肉粥、酸酸甜甜的涼拌脆黃瓜;還有沿著古城牆一直走就可以到達的那家火鍋店,牛奶火鍋、清湯火鍋、麻辣火鍋,附帶幾碗小巧別致的佐料和拌菜,分門別類、應有盡有。隨著推開店門時一串清脆的風鈴聲,每一次我都大飽口福,以後,只怕是再難吃到了。
周末時必逛新光三越西門店、東門店,火車站隔壁那一條集衣服、裙子、鞋、髮飾於一體的北門路,晚上吃完飯非常適合散步的延平郡王祠公園,還有對我永遠吸引力十足的屈臣氏和康是美……那些學習之餘的休閒時間,悠閒自在地走在街道上,無數繁體、豎掛的五彩招牌,於馬路兩旁爭相映入眼簾;一排排矮小可愛的房屋鱗次櫛比,順著道路的坡度高低起伏,洋溢著一種隨遇而安的靜謐氣息。
走在台南的街道,在一陣陣的車水馬龍中,成群的機車發出隆隆聲呼嘯而過,熱血瀟灑,那架勢恍惚間讓我以為置身於國際飆車賽場;還有轉角就可以看見的24小時便利商店,店裡ATM免手續費自動取款機,為每天平淡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與溫馨。
寶島是珍貴明信片
近半年來,這些早已習以為常的日常,現在細細想來,卻是寶島台灣獨一無二的特色;卻是回去以後,也許會讓我久久難以忘懷、印刻在內心深處的、一張張珍貴的明信片。
在這裡,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校園生活、不一樣的瑣碎日常、不一樣的人文情懷與趣味風俗。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其間,將要抽離時才愈發覺得傷感與惆悵。
其實,台灣和大陸不盡相同的地方確實太多太多,兩岸人民在不少事情上的諸多分歧也一言難盡。可是,我對這一座美麗的島嶼,卻萌生出了無比真摯的喜愛、親切與不捨之情。
跟日常用語說再見
今後,捷運、公車、便當、軟體、滑鼠、OK繃、隨身碟,這一類日常用語將從交際中漸漸消失,但是,在台灣的點點滴滴卻會永遠駐存於我的心間,化作滿天璀璨的繁星,編織成夜空中一網最絢麗的夢。
台灣,是一個充滿友善與溫情的地方。大陸亦然。真的好希望,在今後漫長的歲月中,同根同源、隔岸相望的我們,可以用愛,跨越一切分歧與誤解──將心比心,點亮起一片美好的明天。
去恆春古鎮海角七號留影。(董玥提供)
歷代 文選課老師贈送的告別禮物。(董玥提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23000949-2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