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6日在福建漳州闽南师范大学召开全国第十七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闽语演变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及日本、韩国的120多名学者参会。
淮阴师范学院晁瑞博士提交的《中世纪蒙古语祈使语气形态系统与元代祈使语气词演变》得到与会专家杨永龙、孙锡信、李宗江、植田均等诸位先生的认可。认为蒙汉语言接触是国内研究还比较薄弱的环节。另外将语言本体与语言规划研究相结合,将汉语语言事实放在宏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观察,这种研究思路本身也是富有创新意义的。
参会专家就近代汉语语法、词汇、语音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有三个主要热点:第一,理论热点仍然集中在语义图模型构建上。吴福祥先生提出要重视语义演变研究,语义图模型是对语义进行跨语言比较和类型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框架和工具。在汉语方言语义研究、汉语历史语义研究以及东南亚语言的语义演变等领域均有用武之地。第二,新材料挖掘热点集中在域外汉籍资料上。李无未先生在广泛搜罗日本“唐话”材料后,又将研究视野扩展到越南喃字记录的汉文资料。自此东南亚域外文集在张美兰、汪维辉、李无未等诸位专家辛苦工作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搜集归纳、校勘整理,为中国明清语言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域外文献资料。第三,口语词与方言词及通语词的历时关系考察仍是热点。汪维辉先生就汉语方言“困”、“睡”在汉语史上的此消彼长做了详尽调查,认为方言地图中词语的南北差异问题反映的是历史替换问题。本次近代汉语会议是一次思想创新、材料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