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素作品研讨会在淮安举行
文学院来源:文学院 作者:沙克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17-07-12

        由淮安市文联、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淮安市运河文化博物馆承办的“赵行素作品研讨会”于2017年7月10日在淮阴师院举行,与会2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诗人对赵行素新版诗集《诗露花雨》进行了客观充分的讨论交流。 
    来自南京大学的中国新诗研究所主任、著名评论家傅元峰教授从诗学语言的层面对赵行素的诗歌进行阐述,他认为她的诗没有机械复制的痕迹,更多的是一种生命存在的细微呈现,没有任何复杂的语言构造和伪造的诗意,是一份独有的经验和表达,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真切观感。
    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淮安市文联副主席、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施军教授,用三句话对赵行素作品研讨会作了总结性发言。第一句话,向诗人赵行素表 示致敬。她80高龄,不忘初心,笔耕不辍,可谓是人生的敦煌。第二句话,向诗歌致敬。赵行素诗歌没有大场景,大格局,但她诗歌中有细腻的感情,内心的安静,语言淡而有味,写出了真善美的情怀,不愧为是诗歌的布道者。第三句话,向在座的各位表示敬意。各位来宾的发言异彩纷呈,主持人的点评十分精彩;尤其是傅元峰教授随赵行素文本的阐述高屋建瓴、入木三分,令人醍醐灌顶。希望大家今后要多关注淮安的作家和诗人,推动本土文学的发展。   

     美学家胡健教授撰文从人生的诗意,诗意的人生、“诗者,持也,持其性情”等角度对赵行素的文本和人本进行了条分缕析。文学博士高山从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小说《微物之神》谈起,讲赵行素诗歌的微与轻,神情与神韵,以及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创造。
    淮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龚正,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姚顺忠,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常贵章,淮安市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张晓林,以及当地作家诗人李利军、张建龙、章旭红、老井、严正冬等,针对赵行素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家沙克主持了赵行素作品研讨会。他在为《诗露花雨》所作的序评《微、轻、真的写作》概括道,“她一生从教,酷爱诗歌,对诗艺的求索比较传统,大约属于“诗言志”者。然而,她的作品清新疏朗,没有太多年轮沧桑和概念印迹,多有朴素情怀与意象同飞,语言流动间携云带水,境界幽静,意味深长。在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胸中,也许表达语言的意思比文本经营更重要,我却认为她的种种表达在努力切入现代审美机制,化外物为內美。……常常能以微见大,以轻制重,以真胜厚,切近和占领一角艺术真理。”
    淮安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张益民,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潘华春,市文联秘书长戴书昌等参加了研讨会。张益民在研讨会致辞中说,我们举办赵行素作品研讨会,具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既是关注与扶持基层的文艺家,也是向那些默默笔耕几十年的老文艺家致敬,积极倡导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美学价值的文艺作品,用优秀的文本来推动我市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学院快讯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