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在图书馆多功能厅举办“十月文学季”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著名小说《浮沉》的作者崔曼莉,埃及翻译家叶海亚,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楚,《诗刊》杂志副主编彭敏,杰出校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等六人联谈,大话当代文学。文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校友徐则臣重回母校,满心怀念,希望嘉宾从切身体会出发,说励志,谈实际。他提出年轻人,要做纯粹的事情,保持纯粹的精神状态。张楚就自身工作变化提到写作需要一颗虔诚认真的心,对于文学要有细腻的感受,细心地挖掘。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探讨生活与写作的相互影响,并从相关女性文学角度讲述如何书写最普通的女性的细腻故事。叶海亚以中国文字如何走出去为引,认为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播,他强调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要让中国文学走出去,因此需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提高汉语在国际的地位。崔曼莉提出女性需要每天做有意义的事情,过充实的生活,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彭敏讲述自己的学诗生涯,以幽默风趣的方式畅谈因何学诗,为何学诗。张莉提出每个人需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并全身心投入,同时以自身经历为例,鼓励同学们遇到困难一定要坚持初心,将困难化为动力。
联谈活动持续两个半小时,气氛依然十分火热。讲者侃侃而谈,听者津津有味。最后半小时的互动环节更将论坛推向高潮,在场学生积极向各位专家提出心中困惑,专家们也逐个给予会心的解答。活动在多次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学的道路上需要持之以恒,坚守孤独。中国文学更需要靠新一代去弘扬与传播。本次论坛,使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到专家学者,倾听他们励志而感人的故事,体悟他们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理念,坚定了我院学生阔步文学之路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