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弥合的残缺——读《私人生活》有感
文学院来源: 作者:柏新晨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25-11-22

      陈染的文字游离在现实和想象之间,意象纷杂、语言瑰丽而鬼魅,带有一种如真似幻的陌生化的觉。她的文风独特,虽读起来鬼气森森,可怖漠然,但其文字之美亦还是我受到不小的震撼。小说可以读见诸多后设与寓言幽灵叙事、身体书写、等充满意识流的文学化自我表达。自爱又自怜,自恋又自恨,如泣如诉地讲述了一个女人极为“私人”的生命史、精神史。不难发现这其中隐藏着她对人生的两种感受:一是通过身体分离对于自我意志的表达。二是在超性别意识的影响下,对于自我残缺的弥补渴望。

      小说最常见的描写就是身体的分离。小时候主人公喜欢给自己的胳膊和腿起不同的名字梦见自己的身体和自己分离;报复t老师却发现只是自己的幻想;镜子中看到自己引导欲望;看到放风筝一样天上的自己…具体来说,这种分离造成了是一个面临恐惧,需要被引导的角色,而对话的他者则是身体,死亡,欲望,男性,恐惧等等自己不得不尝试接受的事物化身。“我”成长的过程,就是不得不尝试接纳的过程。最终,这种接纳达到到了一定的临界值,便预示了“我”最终精神崩溃,不得不走向自我封闭的悲剧结局。

      虽然倪拗拗一直到母亲去世后才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但她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缺陷必定已经潜伏了相当漫长的时期,这点从她对于“爱”的认知我们便可以一眼看出。故事里的爱有很多种,T先生是一种,禾是一种,尹楠又是一种。这三个人都是“”着主人公的,但三人的爱却并不相同。T先生的爱是控制,禾的看似无私的爱背后有隐隐的罪恶,这两个人与其说是情人,不如说是倪拗拗对于幼年所寻求爱的向往与替代,填补着她心中父母的缺失。而尹楠的爱是”正常“的,协调的,他的出走以及“禾”的死去,则是暗示着倪拗拗最终对于“爱”的绝望。

      所以,T先生的爱代表着“父亲”的强权,让她恐惧,禾和尹楠的爱则代表着“母亲”的温暖,让她陶醉,这也代表两条不同利用的路径。T作为一个粗暴的压迫者,倪拗拗必然不可能爱上他,接受他的爱只是出于两个方面,一是一种进入成年世界的好奇心理,对于过去受压抑的生活的反抗;二则是内心深处的精神空虚,从而以这种激烈的方式来体验和认知自己的身体存在。我想,也是由于t先生的粗鲁,这才让“我”对于他的厌恶慢慢衍生到自己身上,对于自我女性的身体产生怀疑,从而产生出一种超性别意识,促使着她往禾的身边靠拢。禾则象征着倪拗拗心中对于美好的寄托,也是她选择自我参照的一面镜子。但是我还是认为这样的产物不是爱,而且倪拗拗自己也没分清这不是爱,这种感情更像是一种化身,一种慰藉。

      结尾显然“我”已经妥协于现实隐喻。当她信任的一切都已离去,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满足她内心的寂寞时,她只能选择无能为力的绝望。结尾的“想“是在说:自己的选择真的是正确的么?自己选择了逃避,那要不要再去尝试一次呢?主人公选了A,但她同时也在比较B,作者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也为我们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纵观全文倪拗拗的自述,曾提到卡尔瓦伦丁《陌生人》、八又二分之一、野草莓、第七封印、卡夫卡、诺查丹玛斯的预言、尼采…….可见倪拗拗或者说作者陈染,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与文学积淀。不难看出倪拗拗的自述与作者的文学经验几近重合,或者说主人公与作者本人精神相通、气质相似的。在这样的文学书写里,我们思考着她笔下无法弥合的残缺之时,更能看见这个与众不同的作家的独特之处。


随笔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