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自渡,不驯之魂
文学院来源: 作者:刘苏欣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25-11-21

我的书桌上摆放着一艘小小的独木舟模型。它粗糙、朴素,与这个追求精致与速成的时代格格不入。每当我凝视它,总会想起那句叩问:“敬所有未被标准答案驯服的灵魂。”

依己拙见,在这个推崇“游轮”的时代,选择“独木舟”需要勇气。游轮代表着标准的航线、既定的时刻表、舒适的体验和众人的同行。那是“标准答案”式的人生——清晰的阶梯,可预期的回报,被量化的成功。而独木舟,它缓慢、孤独,随时可能被风浪打翻,面临风险。它的航线由自己探索,或许,它的价值不在于抵达的速度,而在于划行中的每一个抉择。

我曾试图登上那些光鲜的游轮。我努力学习那些标准答案,试图在既定的航道上安稳前行,去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问:这真的是我追求的人生吗?当所有人都挤在同一条航道上,我们是否错过了更广阔的海域呢?

于是,我选择了独木舟。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独木舟教会我的第一课,是与不确定性共处。没有固定的航线,没有确切的抵达时间,每一个风浪都是新的挑战。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我真正开始思考:我要去哪里?我为什么要去?我怎么去?风浪中,那些来自外部的标准答案渐渐失效,我必须聆听自己内心的罗盘。

这艘小小的独木舟,让我看见了游轮上的旅人永远看不见的风景。当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选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乘坐的何尝不是一叶孤舟?在众人追逐功名的时代,他独自驶向历史的深处,最终看见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壮丽景致,令人称赞不已。

当然,独木舟的航程充满艰辛。我会羨慕那些在世俗成功的游轮上安然前行的同行者。但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那些来自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来自杜甫"安得广厦干万间"的悲悯,这些精神的印记,证明了航行的价值不在于抵达的速度,而在于航行本身的深度。

如今,我的独木舟仍在漂泊,有时顺风顺水,有时逆流挣扎。但我已学会不再用游轮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航程。我想,真正重要的不是比别人更快抵达某个港口,而是在这片无垠的蔚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吧。

大胆启程吧。毕竟,最先发现新大陆的,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巨轮,而是敢于驶向未知的独木舟。就像那句:“新的一年,我不祝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我要祝你把社会规训的脚手架,锻造成丈量世界的游标卡尺,当再有人试图用“成功学”绑架你时,就亮出徐霞客那柄四百年的匕首:‘这世上最伟大的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敬所有划着独木舟奋力拼搏的勇士,敬所有未被标准答案驯服的灵魂。


随笔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