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扬州的秋
文学院来源: 作者:祁恩麟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25-11-11

趁着学校办运动会的工夫,我去了扬州,虽然常言道烟花三月下扬州。但偏偏扬州是会照顾人的。不必说蕴含着人间烟火的炒饭,朴实却令人回味的早茶,也不必说在五亭桥下穿梭的行舟,大明寺的晨钟暮鼓时时萦绕在脑海。仅仅是瘦西湖的柳,个园的竹,东关的雨,运河的波都令我这个独自旅居的外乡人常怀念她的关照,故而写下这篇文章。

假如我是瘦西湖边上的柳

栖在湖边与道旁的一方天地间,那就是我。即使已是深秋,倘若日出而云霏开,依旧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仿佛一个假春。我喜欢迎着秋风,轻轻的摆动细而密的枝条,为道旁的游人送去一丝春的气息,吹面不寒杨柳风便是游人对我最佳的赞赏。我喜爱眺望从五亭桥洞下时时穿梭的片片行舟,向“金风十里”的二十四桥去,从中感悟到时间的流逝。春风若有怜花意,可曾许我再少年。道旁传来的孩童的欢声笑语,恰似春天里桃红柳绿般的温柔只是可叹,春天已不再,被流光抛下的不只是人,万紫千红也都只争一个春天。风去了,只怕樱桃不易红,芭蕉也难绿。现已是深秋,春泥已远去,而我也不过是这世间的一株柳,我能做的也不过是趁这假春的工夫,再假世人一丝春。

假如我是个园的竹

我将不自傲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歌颂,不止息于秋日的凋零。不放纵,不做作。将自己的一枝一节融在这园林山水之中。在幽径上斑驳的影中吐露我的珊珊可爱,在花草地的片岩上彰显我的和而不群。“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我不是那冷客麻木的剑客,风儿是我的朋友,他领着我的思绪,穿过竹丛,穿过那些廊腰缦回的古巷堂屋,穿梭在千奇百怪的假山之间,在春山的鹤亭上俯瞰清潭里的花鸟鱼虫,吻别过秋山上绽放的红叶。夜暮中,我会不禁地仰望秋夜里独有的皎洁的明月,低下头去轻抚我身旁安睡的笋。独坐在水边,趁着月光与世间万物对酌,享受苏轼的自信豁达与朱自清的恬淡清闲。在个园里,我自是一杆竹,点缀着风雅,也享受着风雅

假如我是东关街的雨

当我从云中跌落,奔向深沉的大地好巧不巧地,听见街边叫卖吆喝声偶尔夹杂着流浪歌手的吟唱,深巷中,不时传来古琴小调《广陵散》的悠扬。天色渐渐暗了,虽不见秋日里最后一抹夕阳,青石板却渲染了两旁红晕而斑驳的灯光。秋天的萧瑟,让我拥抱大地之后,化作了一层薄薄的雾霭,将这古老的巷陌显得更令人如痴如醉了。当我从东关楼阙滴落的一霎,蓦然回首,在那灯火阑珊处,瞥见万千青瓦,透露出草色一般的翠,衬出一个恬淡而祥和的夜,游人依旧如织,街市依然喧闹,那花绿的伞,柔和的灯,一弦一柱的琴声,令我再忆起一千年前的广陵梦华。我这一场如酥的小雨,依然浸润了每个人的心田。

假如我是运河的波

也许是风与水的扰动,我被裹挟着向前,也许是轮船的劈波斩浪,我奔涌着向前。多少年来,我目送着多少行舟跨过了奔向东海的大江,浩浩荡荡的一路北上,多少年来,我无数次听闻远来轮船的鸣笛,如沙漠里的驼铃一般,义无反顾地奔向远方。我与河岸的撞击声,那是历史的回响。一千年,不过是一千次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一千次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初照人”。而让我真正感到动容的,正是我自诞生以来从未间断过奔走于运河上的“驼铃悠扬”。我的生命,不在于哪位帝王的一纸诏令,也不在于文人墨客们的笔墨之间。它始于无数民工从未止息的,隐匿于山河之间的凿声里,它存在于无数船夫用血与汗凝结而成的号歌之中。虽然我只是运河上渺小而转瞬即逝的波,但我终将顺着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

江都,广陵,扬州…,我一时分不清,我是在这座城市里感受到了秋的魅力,还是在秋天里的柳、竹、雨、波感受到了扬州的灵魂与气息。

总之,我喜爱扬州的秋天。


文学作品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