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红的塔尔寺观景台,除了五彩风马不断嘶鸣着向神山运送经文之外,还有举相机围长龙的游客也在贪婪叩击快门,摄取塔尔寺的辉映与反照。但大多时候,是一大堆人群齐齐刷刷地围在一棵棵菩提树下。“相传宗喀巴大师出生时,滴下脐带血的地方长出一颗菩提树。树上十万叶片,每片都奇迹般地出现一尊佛像,而捡到菩提叶的人,都能得到大师的福气的眷顾。所以大家都抢着围在树下。”拿单反的旅友大叔瞥一眼正在思考的我,念叨着开始搭话。我说您得是研究塔尔寺的老学者了。他摆摆手,什么学者,就是个机缘巧合,以前因为生病改信一段时间的藏传佛教,现在病好了,前来还愿。
在高海拔下,每爬一级阶梯都需要花费比平时多十倍的力气。由八宝如意塔往上走至护法神殿,我足足走了半小时,不由感叹,在这连爬楼梯都需要坚定的意志。
护法神殿前的空地上,青石砖一块接着一块向前铺去。空地两旁放着置香炉,里面一排排的蜡烛闪烁着火花,被风一左一右地拉扯着,摇摇晃晃,长明不息。正前方的香炉中插着成把的香,顶端冒着丝丝的火光,烧成灰烬。香火烟气燎天,伴随着的是成股烟味窜入鼻腔,笼罩着整座大殿。殿内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喇嘛的指引下敬灯礼佛,殿门口是跨越前来的信徒虔诚地磕长头,殿外正巧赶上喇嘛们围在一起辩经。不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悠扬的钟声,伴随的还有喇嘛的辩经声。我不清楚是何处的钟声,又为何传来。只知道随着钟声渐进,经声也将我卷入了思绪的漩涡……
今夏高考刚结束,我从备考的县城小区搬回乡下,准备迎接一个轻松美好假期。外公劳累了大半辈子,身体本来不好。备战高考期间父母全身心投注在我身上,忽略了他。那天下午,刚午睡醒来的我,就听说外公身体检查结果不乐观,个别指标有不好的倾向,指向着那个最能令人接受不了的结果。母亲让我一起去散步,我们走在盛夏气息笼罩的田垄上。母亲告诉我前几日,七旬外公独自一人去镇医院寻医问诊,就被告知可能的结果。我无法想象在骑车回来的几公里路途上,他一个人承担怎样的心理压力。
母亲指着一片金黄告诉我说,这是老人在独守乡下时为我种下的数十株向日葵,现已铺满了我目之所及……我一转头,只见有几颗反光的泪,从她的眼角偷偷地滑落出来。太阳刺眼滚烫,天气很热,却捂不暖我们俩那时冰冷的内心。谁都清楚,没有蜡烛会长明不殆。“没有不灭的灯火。”正如此言,人的生死,也如同烛火,燃尽只是时间的问题。在这短暂的生命中怎样才算真正得到幸福?我们所追寻的幸福它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阵清凉的风,穿过层层叶片来到我的身边,把我的思绪拉回到此刻。那是什么?阳光下透着闪耀的星星点点,我的指尖在触碰的霎那便染成了墨绿,那是一片菩提叶,细看处还布满裂纹。那叶的掌纹上布满了生活和光阴细细流淌过的痕迹。人生一世,草木一寸。我奇迹般地与一片菩提叶相逢了。大师曾经在书信中写下说“如果有人路过此树得到落下的树叶,那将是我赐予你们一生中最殊胜的福气。”
一个人如何得到真正的幸福?这也是学者智者一直在找寻的答案,我理解为是一条精神成长与自我发现之路。学者智者的文字,像极了孤独时与自我的深度对话。每一次的心灵出走与回归,都似乎在告诉我们,生命是一场向上向善的旅行。就如“得”在南山诗中的出现是隐形的。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身在人间,但心在南山,“获得”了自身的追求。在此理解上所形成的“得”幸福,不一定要真的所拥有,所到达。它可以是未曾到达的信仰之地,未实现的理想,未完成的夙愿……或许追求的幸福不在远方,就在眼前。世间最珍贵的,也从来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把握当下拥有的幸福。而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同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我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人是个矛盾体。张爱玲说:“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患得患失。”我们总是对美好的东西有迟钝感,不能在它最浓烈的时候好好感受它,反而是它散发出来的希望和期盼更加让人着迷。这么看来,我们苦苦追求的幸福其实早就已经拥有了。
人生的修行,不是一场简单的对幸福的追求,而是一场更为复杂的内心旅程。我们从自我认知开始,经历欲望的考验,学会与孤独对话,最终蜕变成自己的摆渡人。修行的终极目标,就是学会放过一切阻碍你前进步伐的事,带着从容与慈悲,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我离开了这一处大殿,随着密密麻麻的人群逐渐向高处走去。我曾经很多时候在思索人生是为了什么。那时的我希望一生要有所作为,但是却不知道应当做什么。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最高处,我放下了我的所思所想,停下来,任这一处宁静浸润我的灵魂。那一刻,我无法向谁描述那种体验,无法用任何词汇。雄伟壮观的山脉,落下了金黄的光线,太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塔尔寺的角落,正好一群喇嘛路过,余晖为他们赭红的僧衣更添去了份虔诚……我从来没有感到过这样的快意,这样的超然物外的快乐。我走上前去,笑问着他们回去的路。师傅们和蔼地一颔首:就在你的身后。我回头望向那条路,是许多级台阶铺成了刚刚来时走过的路。
人生缓缓,好像此刻就有一些呼之欲出的答案从我心底奔涌而出。它的声音与宗喀巴大师的话重合:“你唯一的任务是成为幸福的人。”幸福,并不是依存于我是什么人,或我拥有什么,它只取决于我想的是什么。
象征幸福的菩提叶自然是不会自来的,我也不会因为是否得到或失去它,而过分欢喜或懊恼。没有痛苦的点缀,长久平静的幸福会变得索然无味。人生既要敢于坚守,又善于扬弃,那么快乐与幸福便如汩汩泉眼永不枯竭。我们的人生就能够呈现出另一种绵延不绝的况味。
菩提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一时的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临走前,我将过去的遗憾与怅惘留在了这里。我来到了时轮经院,随着人流波动转动经筒,叮叮咚咚的声音给整个寺庙都披上了一层金黄的纱衣。我漫步其中,坦然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