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实践教学——汉语国际教育2307班实践周教学活动落幕
文学院来源: 作者:王番焱审核人:王燕点击:发布时间:2025-06-30

六月中下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307班全体师生在弘文楼开展“知行合一,实践赋能教学成长”实践周活动。在王玉梅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选取语言点、指导教学设计,观摩往届教学实例等板块的学习,结合专业课程理论知识,深入展开教学,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积极踊跃展示实践成果。最后由王玉梅、华树君以及王燕老师担任评委进行教学考核,他们以严谨而又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们答疑解惑,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知行合一:从纸上到手上

在语言点选取指导中,老师以《发展汉语》为材料,深入浅出指导同学们学习如何选取恰当且有意义的语言点;在教学设计中,老师以往届学姐们制作的优秀课件为例,生动形象指出该如何设计有效且有趣的教学流程;在教学观摩中,老师以真实的教学课堂为例,身体力行地教导同学们如何开展一堂高质高效的教学课。从纸上到手上,是实践丈量的距离。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活动,从书本中获取,在实践中反馈。在课上,同学们认真听讲,汲取知识;在课下,同学们认真选取语言点,准备教学材料,制作教学课件。

二、实践教学:从台下到台上

在这次实践教学活动中,同学们也不断精益求精地丰富自己的教学课件,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学活动或者小游戏,将枯燥的语言点知识潜移默化地运用在教学互动中。站上讲台的每一位同学都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课堂,从活泼风趣的课堂导入开始到简明易懂的知识点教学,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带动同学们投入课程学习。

刘佳鑫同学以动画片为导入,通过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入“过”的用法,从“我看过动画片”、“我玩过游戏”等句子中构建情境,说明“过”是用在以前做而现在不做的事上,能让学生们理解“过”的意义,并且正确使用这个用法。在讲解过程中,刘佳鑫同学也设计了题目训练,并请同学上台完成训练,从词性搭配和改错两方面加深印象,深入学习,也提升了教学效果。李清香同学以《我和中国有个约会》这篇课文为切入点,通过马丁的中国之旅,引出“是……的”强调句结构学习,并且由浅入深,从强调句的肯定形式到否定形式都清晰明了地教授给学生,还将重点句型“S+是+时间/地点/方式+V+的+O”反复标注提及,并设置互动训练加深印象。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就加深了强调句的印象并能运用在生活中。施清秋同学在讲“比”时运用了非常直观的对比,比如将熊猫与兔子对比,一个体型大,一个体型小,因此引出比较的句式如“熊猫比兔子大”。通过动物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带着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怎么用“比”造比较句,也让枯燥的学习成为一个有趣的探索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躬行实践:笃行不怠,创新教学

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实践过程的运用,同学们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的懵懂茫然到如今的得心应手,是努力的结果也是学习的证明。考核结束后,王燕老师也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同学们积极参加教学考核竞赛选拔的态度表示赞许,也期待同学们再创佳绩。这为期十天的实践,不仅让同学们巩固了专业知识,也训练了同学们的教学能力,更让同学们在跨文化教学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汉语教学也有了自己的见解,能更好地做到创新教学,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夯实基础。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老师们精心安排实践活动,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在教与学中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在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学生从“课堂参与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对外汉语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的描述而是真实的感受,这一次的经历也将成为学生们宝贵的回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同学站上对外汉语教学的讲台,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学院快讯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