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暑期“三下乡”:青春推普行 共绘同心圆
文学院来源: 作者:董艳萍审核人:管婷婷点击:发布时间:2025-07-0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月27日,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走进淮安市马头镇张庄镇村,开展主题为“青春推普行 共绘同心圆”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马头镇纪委书记林宁,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语委办主任皇甫素飞,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管婷婷出席活动。校教务处、文学院团学老师,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和马头镇部分小学生参加活动。

实践团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规范汉字与普通话培训、粉笔字教学、古诗词吟唱教学、诗歌朗诵、英雄影片欣赏及故事分享、考察调研及政策宣讲等活动,助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推普下乡传雅韵,规范教学润童心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中华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林与皇甫素飞共同为“淮阴师范学院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实践团成员带来普通话培训与粉笔字教学等授课活动,通过标准语音教学和规范汉字书写指导,帮助学生们掌握语言规范。现场设置成语接龙、猜字谜、绕口令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汉字音形义之美。活动还向当地学生送上学习用品和文化书籍等,以物资助力教育帮扶。

诵以明志承经典,学而养德育新人

一字一句普通话,千言万语绘中华。实践团将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通过诗歌朗诵《我们的青春》展现新时代青年与革命先辈的跨时空对话,以普通话为媒介传递赤子情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永恒瑰宝。文学院采菊诗社带领孩子们吟唱《渔歌子》等经典诗词,在古韵声中培育文化认同。此外,团队通过宣讲周恩来、关天培、左宝贵等民族英雄事迹与红色教育视频欣赏,彰显了总理心系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的崇高精神,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走访调研察民情,政策宣讲聚民心

实践团参观了当地特色农业与“红石榴家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了解了马头镇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作为“民族团结示范镇”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到这里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基层实践成果。同时,为摸清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与学习需求,成员们深入学校、市集、居民家中开展问卷调查,并在镇政府、学校周边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宣讲,增强了当地群众对说普通话的意识与认同。

本次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语言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既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更以实际行动诠释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为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摄影:沈喆娴 徐含雪


学院快讯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