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的精华,不该成为懒惰的借口
文学院来源: 作者:杨梦审核人:杨颖点击:发布时间:2022-09-28

  近日,一则名为《被央视批评,榨干青年人的‘上瘾行为‘:我们正在变为文化的穷人》的短视频在网上一经发出,就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在这类简化书籍,解说电影的碎片化短视频的兴盛下,我们到底是不是在成为“文化的穷人”?

  先不论这个视频的标题有几分真几分假,是不是含有夸大其词,找噱头的成分。就看它自身也是个短视频,就可能为了博流量而故意引导舆论走向。所以看这个短视频,首先就要有批判的态度。但是它在视频中也确实提到了一个近年来流行的讨论话题“压缩式”读书究竟好不好?

  我认为,所有事物本身都是中性的,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只是在于人们怎么去使用它。而这个“压缩式”读书也是如此。

  它确实有好处。首先,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极大的节约时间。一本《红楼梦》,可能本来需要一个月,但是现在,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快速了解故事梗概,主人公之间的关系。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书本还是电影都可能会有多余繁复的情节,从这方面来说,这种读书方法确实有好处。其次,该种视频运作的机制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养活一部分的人。对于视频发布者来说,他们确实在靠自己的知识赚钱,利用自己看过的书籍进行短视频化的处理,然后发布到网上,赚得流量,获取收益。而且这种赚钱方法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效仿,可能还会出现一批为了赚钱而读书的人。虽说目的有些功利性,但是书籍一定会留下些痕迹。况且,随着该类视频的不断兴起,人们肯定是选择自己觉得最优的视频观看,这样就又会促使该类运营者更深入的理解书籍,对于运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最后,这类视频的受众大多是像初高中生一类时间紧迫但又必须看的人。真正喜欢读书的人,肯定是自己抱着书看。而不愿读书的人,又压根儿不会去看。虽然我不认同“存在即合理”这句话,但是存在这种视频,一定是因为有需求。对于它的受众来说,该类视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帮了他。

  当然,它的坏处显而易见,就是可能因为过度简化,而对没看过这本书的人形成误导,失去了这本书原有的艺术价值。让人们养成这种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还可能会形成浮躁的心气。

但是,播主在视频中抨击的仅仅是过度的简化书籍,将一本长篇巨著简化成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他并没有说适度简化是不对的。前文提到过,看着这类视频的人大多是被迫的,他们本身就不愿意看这些书或者没有时间看,那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些人为什么不愿意看书,究其根本,大多是因为懒惰。因为懒惰,所以想用偷懒的方法完成任务。因为偷懒,所以不愿成为那个发布视频的人,只想坐享其成。所以与其责备这种读书方式,不如去责备这些人自身的懒惰,“压缩式”读书不过是一部分人懒惰的衍生物。

  通过分析发现,极少数的视频是精简工科类书籍的,所以“文化的穷人”有可能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是不喜欢看故事罢了。

  时间万物都是有其内部规律,如若真的没人看这类视频,可能市场上又会出现别的形式,现在的这个批判的短视频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我不提倡这种读书方式,任何解说概括都不可能代替书籍本身。本来为了提供便利的凝练,也不该成为某些人懒惰的借口。也奉劝各位对任何短视频都要有批判的态度,一定要有自己本来的思想,才不至于在舆论中迷失自己。


随笔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