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天幕四合,阴雨的天气总使人脚下加速。积水洼倒映着一个城市的缩影,不断波动,轻踩便支离破碎。街上车水马龙,没有一个人驻足停留,都向着家的光亮前去。我努力保护着刚从书店借来的书,不被顺着雨衣淌下的水流打湿。人来人往间,喧嚣仿佛近在咫尺却又相隔万里。该去哪里寻找,心的家?
不曾归,不曾归。
某个咖啡店也因可以暂时避雨而没有了往日的清冷,雨滴沿窗框落下,划出一道水痕,把旧街尽头的光影分割得格外明显。如此这般诗意的环境下,众人注意力转向了店角免费提供阅览的图书架。一时间,店中好似只有咖啡勺触杯壁的清脆叮当,以及翻书页的轻柔沙沙声,牵动每个人的心。我静默,面前放一本已经读了许多篇的《浮士德》,一口气扎进字里行间,尽情为书中人物的爱恨情仇而沉醉。故事的跌宕紧紧扣着我的心弦,使我一瞬间忘却身处何处,只惦念角色的生死。恍神,好像心灵有了单薄一丝线的寄托,风浪滚滚中的归所。终于明白,书籍是心的家,它灯火长明、生生不息,且永候光临。
有人在光明里沉睡,有人在黑夜里心酸。杯子满了,空了又满;书页从始至终,从终至始。隐匿的人格不动声色地为阅读而放肆地笑、潸然地泪,放逐平日里无从顾及的情绪。家永远是最真实的一隅,在此没有伪装,不用坚强。心灵如靠岸般栖息,在陀螺一样旋转不止的生活中拥有最坚强的后盾,在温馨中治愈。
归何方,归何方。
人是朴素的,灵魂是精致的。书中所不能达到的迷离的远方,住着一位孤独的诗人。他在荒野里注视乌鸦,在麦田中酝酿童话,在浓雾的小路上慢慢走着,肃穆和静谧就化在过往云烟里去了。通过书看尽人世百态,有深邃惊艳,也有啼笑皆非。漂泊无定的孩子,你从哪来要到哪里去?与现实的平淡生活对照,我们相视而笑。无数文字注入新鲜力量,此后如同变了戏,日子中也透出神奇。乌云密布变成笑意,如山如水,干净温暖无比。
雨水渐浓。旧书在另一个地方悄声诉唱,唱的是堆积的往事。渍黄的纸页似裂开的记忆触角、永远也不能释怀的伤痛、被遗忘掉的光芒。这一闭眼的时间,全是旧光阴里的梦。在阅读中,看到了我们“所错过的四月微冰的海水和不能相遇所掷虚的时间;我们所错过的铜器店在正午阳光里闪过一张猫的脸;一些船离开港口,一些人从此不再出现”……读完一本好书,就如浩劫余生,漂流过沧海终见陆地,那里有自己的家,有亲人和回忆。归家后有惊无险,大叹一场。
岁月间的生活或嘘寒问暖或匆匆而过。那些阅读却是我在不知名的梅雨季留藏心底的一首荒草诗,它已安然生长。书是心底星河长明般的家,永远有人浅笑倚在木门口,周身萦绕人间烟火香,抬眸眺望地平线尽头,只是在等我们的身影。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