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馓
文学院来源: 作者:陈雨彤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24-12-2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今日没有太阳,云细细碎碎的铺满天幕,宛如草原上沉默的羊群,不多时,雨便降了下来,滴滴答答落在柏油路面和路中的花坛,潮湿的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萦绕在耳侧,我举着雨伞随意走着,平常灰色的路面浸湿后反而变得温润起来。小雨在伞面上弹跳着滚落,似有琴娘小指轻勾扫出一阵弦音。

灰色的天,将烟雨朦胧,隐去了巍峨高楼,在这漫步中,只听得雨雾还在下落,密集的,像是有小水泡在不断破裂的声音,有点耳熟。直到一座朱红色木楼出现在街边,我才意识到我已经走到了河下古镇的估衣街,它的名字听上去略带古意,是河下一条有着500余年历史的古老的商业街,曾是河下商业的摇篮。绕过繁华的楼房,在小巷的门口,传来一阵阵麻油和米面的香气,我突然意识到方才听到的雨滴声,正像茶馓放入油锅内滋滋的沸腾声。

老饕苏东坡曾为一卖馓子的老妇写了一首《寒具诗》:“纤手搓成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写的就是茶馓,外头卖的茶馓金黄如菊,根根纤细分明,粗细及其均匀,直接尝上一口,酥脆掉渣,油而不腻,面粉的清香和油香融合,偶有芝麻爆出浓香,吃完口舌生津。河下古镇的茶馓铺里卖的茶馓都细而精致,捧着就可以当零食吃,也可以用来佐菜。记得幼时,奶奶经常往丝瓜肉圆汤里放茶馓,爷爷喜欢用茶馓佐烧饼泡汤吃,那时大人们还管茶馓叫馓子,和河下古镇的饭碗大的茶馓不同,奶奶买的馓子几乎有脸盆那么大,也粗的多,这一般是用来做菜的,偶然掰下来一块,就可以吃一个下午。

循着油香,走进估衣巷,街道的青石小道闪烁着的润雨的光泽,数百年来来往往的行人的脚步在石板上磨出一个个脚印。巷子里的老房子也已修缮过,青白色的墙上刚刚才蔓延上一丝丝青苔,只有磨损的木制窗棂在显现出光阴的痕迹,巷子里的雨小了一点,雨水汇聚在青砖瓦片上,抬头便可以看见房檐和有着古老花纹的瓦当,屋檐下的燕子从泥土窝里探出头来。

“滋滋”油花炸裂的声音大了起来,定睛看去,穿着碎花围裙的婆婆正用漏勺从油锅里捞起一卷茶馓,抖了抖勺,油哗哗滴下,茶馓也霎时变得金黄干燥。我要了半斤茶馓,婆婆现炸了起来,那筷子一翻一卷,裹着油的面条便哧溜溜的滑进了油锅里,滋滋的发出和雨滴一样的声音,芝麻爆出香味,然后是一阵阵菜籽油的独特气息,不多时,油泡鼓起来,面条变得酥脆金黄,婆婆拿着漏勺晃动两下掂了掂,将多余的油沥出,一卷新鲜的茶馓便出锅了。

我站在估衣巷的街头,手里捧着刚出锅、还散发着热气的茶馓,轻轻地咬了一口,那酥脆与香甜瞬间在口腔中交织,仿佛带我穿越回了儿时,那时的快乐简单而纯粹,就像这茶馓的味道,历久弥新。雨还在细细地下着,但我已经不再觉得它清冷,因为这份来自古镇的温暖滋味,足以驱散所有的寒意。

婆婆笑眯眯地看着我,那眼神里满是慈祥与满足,仿佛能看到每一位食客脸上洋溢出的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成就。我向她道了谢,转身继续漫步在雨中的古镇,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口茶馓都品着岁月的味道。

河下古镇,这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记忆的地方,用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与现在,而我,有幸成为这漫长时光中的一抹剪影,带着这份茶馓的香甜,继续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日子,当我想起这段雨中的漫步,想起那滋滋作响、金黄酥脆的茶馓,心中又会泛起一阵温柔的涟漪,那是属于河下古镇,属于这段美好时光的永恒印记。


随笔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