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当人们谈及戏曲的时候,会有人提马上枪演京剧,有人咿呀吊嗓唱黄梅,也会有人甩扇摆手说评腔……中华戏曲博大精深,在京剧、黄梅的圣光下,有这么一颗闪着微光的星星,那就是淮剧。
一、淮剧的初阳
淮剧起源于长江以北的盐、淮地区,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淮剧并非一脉相承,而是兼收并蓄。从“门叹词”、“香火调”之始的“江北小戏”起步,以建湖方言为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徽剧、京剧以及其他优秀剧种,逐渐形成了以唱腔见长、表演自然、底蕴浑厚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曲调,完美彰显了“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淮安精神。
淮剧又名江淮戏。清代中叶,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并在受到其他剧种影响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淮剧的日上中天
淮剧的发展历经香火戏时期、田歌时期、盐淮小戏时期、徽夹克时期、江北戏时期再到鼎盛的淮剧时期。香火戏的唱腔由东路盐城的“下河调”和西路清江淮安的“淮蹦子”相合而成,但此时只有大锣小鼓作为打击乐,没有相应的弦乐。而到了田歌时期,由民间小曲衍生而来的“门叹词”、“三可子”、“徽夹可”的伴奏乐愈加丰富,并通过具有故事情节的戏文表演出来,并模仿京剧,产生了相应的“生、旦、净、丑”,此后形成一系列表演体系。在民国年间,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大力推崇。新中国成立后,统一采用“淮剧”这一称号。
以涟水县淮剧团为例。1955年涟水县一时涌进了不少的淮剧演员,有两个班子组成剧团,就地登记,从此剧团的性质改变,剧团演员成为公家人,吃公家饭。除了政府重视,公务人员有保障,地位提升,当时50年代文化生活比较空乏,使得淮剧的发展有了较大的繁荣。当时淮剧以悲情戏为主,有“九莲”“十三英”。文革时期,歌颂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古装戏的禁演极大地缩小了淮剧的表演空间。直到文革结束,古装戏重又开放,在此基础上又衍生了不少新的现代剧种。
三、淮剧的衰落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尽管淮剧有其辉煌灿烂的时期,却也敌不过时代的冲击。上世纪90年代以后,淮剧走起了下坡路。
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淮剧的节奏缓慢以及地方语言的唱腔,不仅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而且不适应普通话通行的社会。以涟水县淮剧团为例,由于淮剧行业的不景气,致使剧团不仅没有后进人员的补充,反而让原先的剧团演员改行,到如今涟水县剧团只剩下主干人员,演员严重老龄化,26年没招新人。
公办剧团如此,民营剧团更好不到哪儿去。我还记得当我踏进涟水芳鸣艺术团的一刹那,我内心是诧异的:一个传承文化的剧团竟然开在一家浴室里面,这有力折射出这样一个现实——淮剧正在走向没落。我们随后与芳鸣艺术团团长的对话也印证了这一点。
四、淮剧的新生
尽管淮剧在夹缝中求生,但也并不能代表它会随时代而消亡,落日余晖中仍有一丝曙光乍现。其实淮剧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一直在中老年前辈与新一代后生手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就拿淮安市淮剧团来说,近年来,为了振兴淮剧,他们持续开展“梨园荟萃”以及“月月戏相逢”等淮剧演出活动。淮安市三大公办剧团——淮安市淮剧团、淮安市淮剧二团、涟水淮剧团经常进行走学和互相切磋表演,“月月戏相逢”给这些剧团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同剧种之间也会进行交流。比如京剧、淮剧和淮海戏三家就会在中洲岛每星期四轮流表演。在表演剧目上,剧团在继承古装戏的同时,又自导自排现代戏。比如编排的“名人三部曲”,用淮安戏剧来讲述淮安的人和故事;比如《血战刘老庄》来歌颂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比如《高原血魂——孔繁森》宣扬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还有大型情景剧和诗剧来弘扬十九大精神。在演员培养上,剧团每年也会从各地的淮剧院校像淮阴戏校和盐城戏校等招收青年演员,而且剧团每年也会从各地的淮剧院校招收青年演员或者派学生去淮剧学校学习。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剧团焕发了生机。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新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淮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脉,理应得到青年人的良性继承,以一种创新的手段与现代文化相和相成。
撰稿人: 陈 雨
指导老师:李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