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未曾散
文学院来源: 作者:审核人:陈华东点击:发布时间:2022-06-02

光阴如流水,不知者不觉。来到淮师,已一年有余。回顾往昔,在夜深人静、极易伤感之时,脑海中浮现的,总是那三年的高中光景。我不愿意称它为高中三年,因为那样过于格式化,意味着将无数鲜活的记忆笼统得用三年来定性,无数快乐或痛苦的情感用简单四字来按戳,如同将其放入等量大小的盒子中,如此刻板。我不愿。我更想称其为我的回忆,无法替代的生动回忆。

小时候听大人说,你上了大学就容易轻松了,总是信以为真、傻傻期待。可等到自己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却发现,大学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忙碌着,甚至是如无头苍蝇一般得奔走着,不禁苦笑。但如今已在这条路上了,走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硬头向前。

是,高中是很累。每日天蒙蒙亮,睡眼惺忪得起来,早读、默写、上课、做卷子、午练、睡午觉、考试......再到披星戴月之时,长长打出一个哈欠,刷牙睡觉,才算是在倒计时上划掉一天。永远就是那刷不完的卷子,订正不完的纠错,还时常承担被老师批评的风险。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似乎很枯燥,不是么?

但再是枯燥无比的生活,总是有乐趣和惊喜所在。黑暗的掩藏下其实包裹着独属自己的小确幸,就像散落的珍珠,不用向他人展示,不需向他人证明,自己知道它存在着就好,能在某一时刻如轻雾般悄然袭身安抚我,就足矣。

每天最快乐的事,大概应该是上语文课吧。教语文的张老师至今都会让我时常念起。很幸运,听了她三年的语文课。在她的熏陶下,高中本是理科的我在大学选择了文学院,选择了那份沉甸甸的人文情怀。在她的课上,不仅在于能讲多少高考知识点,而是将思维跳出条条框框,抓住一切机会,让我们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并给予它们尊重。她会跟我们聊起最近火热的电视剧,聊起自己的大学时光,聊起社会上的一些新闻,聊起一切一切看似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她并不认为学好语文,只是靠那几本必修书本和无数张试卷,而是多方面的知识浸透。会在上课时给我们看纪录片以及白岩松的新闻周刊,引导我们去动脑去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时常记得她在评讲试卷时,总是将那阅读题的文本读了又读,然后无限感慨道:“孩子们你们看,这些文字多美啊。”每当此刻,我也依葫芦画瓢,懵懵懂懂之间,竟无意中也与文字产生共鸣。因此我也养成了出声读书的习惯,似乎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沉下心来,让自己进入文字,得以窥探一二斑斓。

那些必修书本,做过的所有模拟卷,以及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和摘抄本,我都视若珍宝,一直不舍得扔。总觉得上面不仅承载着无数的知识点,还有我面对语文澄澈的心。得空拿出来翻上一翻,透过无数泛着油墨的文字,似乎还能记起讲述此题时的场景。作文,总是让张老师投入大量精力训练并讲解。而我闭上眼,还能想起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智慧的灵蝶翩翩,车来车往暗藏人性,无话则长无话则短,五味调和共存相生。最浪漫的是花解语,鸟自鸣,生活处处有语言。那些题干,或是优美动人的一大段,抑或充满哲理的一句话。每每回味,总是能让我汲取超越作文本身的力量。

还有那一直陪伴我鼓励我的闺蜜。她在三楼我在四楼,但我们时常会去找对方,还会互相递交小纸条。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晚自习结束与她一起出校门。在约定的等待处看到对方,则是欣喜得冲过去。虽是短短一段路,我们都迫不及待得互相分享今天经历的趣事,或是倾诉委屈与难过。我们手挽着手,肆意欢笑,走在大道上,淹没在喧闹中。

前几天,她忽然给我发来一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看似没头没尾,但我知道,她是在用独属我们的方式讲述着思念。以前只知道是杜甫思念李白时所做,一个在江东,一个在渭北;一边是暮云悠悠,另一边则是草木繁茂。短短两句,体现出李杜二人之间的情深意重,牵连着双方同样缱绻的情思。殊不知,在一年之后,也不经意间描摹出我们俩的故事。这首诗也循着高中上课时讲解的轨迹,一直延续到大学,生生不息。

如今身处大学,每日忙忙碌碌,却时常恍惚。总感觉某些时刻,又和高中串联了起来。今天古文选课上提到的一首诗,张老师曾经仔细讲过;身上的校服总是提醒我,在衣柜底层还有满是签名的另一件;校广播站无意放出的那首《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都能让我驻足停留,因为那时经常听闺蜜轻声哼唱;经过篮球场,看着里面意气风发的众人,也仿佛透过此看到高中篮球场上,那一群熟悉的同学,在抓紧不多的活动时间拼命打球;甚至写作理论课要求制作的PPT,我也选用了19年江苏高考卷的小说作为例证。太多太多的细节,似乎都在提醒着我,不要忘记那段时光。总感觉,它一直在陪着我,也注视着我,不停歇得注视着。它看到了我一切的汗水,看到了我所有的努力,看到过我一个人在寒风中颤抖,也看到过我曾流过的不甘的泪。一切的一切,最终化为动力,鼓舞着我,将以往的遗憾捏碎在风中,继续开始新的征程。在大学,好好得走下去。

“往事如烟未曾散”,这是高三的一次作文训练,张老师讲解到的一个好标题。还记得那次的题干是“删去圆中的任何一段弧线,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删去我生命中任何一段记忆,我都不会是完整的我。”迄今记忆犹新。而如今,我洋洋洒洒,写下一整篇往事,也选用了此作标题,冥冥之中,算是与那段往事碰了头。


文学作品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