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至23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淮阴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顾建国在唐诗之路研究会作《谈谈运河诗路名物研究的意义》的主题报告。
报告围绕以下几个层面展开:首先,“运河名物”概念的提出。顾建国老师结合其发表的论著《“大运河”称谓的历时性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和《运河名物与区域文化考论》(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提出了“运河名物”的概念。所谓“运河名物”,一是缘于运河开凿而形成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诸如,城镇村落、河湖港汉、桥涵闸坝、船坞仓储、亭台楼阁、塔寺庙宇等地名、物名、称谓、规制、形态等;二是运河名物有别于一成不变的典章规制,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南来北往文人们的吟咏情趣,诗文作品的日积月累,从而使景观名物的历史文化内涵日趋厚重,原有的名物内容就须进行新的诠释。三是因运道的改变,原有的水道、地名、物名、城镇、景观等随之消逝,成为人们历史记忆中的名物。
其次,以淮安清江浦为例,探讨该地远离长江,并没有江水,为何还以“江”相称的有趣话题。因为古人对各类水流的定义,是比较宽泛的。而清江浦这个地方正是诸水汇聚之处,所以用“江”来命名一段河道并不奇怪。明确指出“清江浦”切确位置的,是《明太宗实录》和《明史·河渠志》。两书同载:明永乐二年(1404),曾复修位于淮安府城西边的“清江浦闸”。清乾隆皇帝在南巡清江浦时,曾对这个地名的来由作过探究。他在诗中写道:“清江流是导淮清。”意思是说,清江浦河(即现在的里运河)是因直达淮河而水流清澈。后因黄河夺淮,原先清澈的淮河水常处于弱势,以“清江”名之,含有复见清流的深切用意。漕运总督杨锡绂(1700-1768)对此说得更直白:“淮流一气到江清,百里新移北岸城。”是说由清河县(清江浦)一举通达长江的淮河水流十分清澈。即“清淮达长江”,这就是"清江"二字的由来和含义。
最后,顾建国老师着重探讨了“袁江”的由来。这要从“公路浦”和“袁浦”说起。后来一些文人又别称“清江浦”为“袁浦”“袁江”。如清代文人盛大士《十月十九日访频伽于袁浦别后有作》:“倦游归渡袁江水,飞梦不到袁江云。咫尺淮阴倏四载,鱼鸟亦笑诗囊贫。”“淮阴一水达袁浦”。实际上,原“公路浦”即古淮阴城的所在,是在今淮阴区马头镇,与清江浦是一西一东两个地方。
顾建国老师的报告举出了大量详细的第一首文献资料,所得结论公允可靠,获得在场学者的一致认可。该主题报告是唐诗之路研究会上倡导“水上唐诗之路”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推动了浙东唐诗之路向运河诗路的进一步转型,也提升了淮安本地运河文化研究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