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前身为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成立于1958年,至今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多年来,学院始终秉承“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培养理念,坚持“和谐、创新、开放”的办学思路,守正创新,奋斗拼搏,终蔚成今日之气象。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设有中文系、文创系、文秘系、对外汉语系四个系部。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江苏省一流专业,所依托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B类),学院建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学科教学(语文)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继踵先贤大家,传承学术品质
文学院秉承宋代文学研究专家于北山、古籍整理专家周本淳、楚辞研究专家萧兵等一批知名学者的学术品格与创新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与良好的学术传承。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1人、讲师2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7.1%;博士49人、硕士21人,博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67.1%,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93%,“985”“211”院校毕业教师占比80%以上。学院拥有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社科英才、江苏省社科优青、江苏省“333 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0余人次;拥有一支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队伍,学科语文(教学)团队获江苏省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团队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二、重视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斐然
近年来,文学院教师先后在《文学评论》《中国语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遗产》《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纸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60余部;先后承担市级以上基金项目13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6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49项;先后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80余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普及类)1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五卷本)将运河与漕运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立体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学术价值,获202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地方文化史(淮安卷)》为“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首部正式出版的地方文化史。《子虚记》点校整理入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
三、推进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资源
学院引入OBE理念,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推进互联网+,优化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通过MOOC课程、录播课程等多元方式,全面推进核心课程的精品化、网络化建设。近年来,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等各类课题30余项;获得江苏省教学创新大赛、微课大赛、智慧教学大赛等省级教学竞赛奖项10余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建有国家一流课程4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重点教材8部、省优秀教材培育奖1部。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名篇精讲》《教师口语》
四、完善协同机制,推进开放办学
学院扎实推进开放办学,建立政府、行业和高校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协同建设省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不断创新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联合培养新形式;先后与台中科技大学、东吴大学、苏州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近五年来,学院先后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学生参加境外高校交流30余人次、境内高校交流300余人次,其中赴台交换生12人、赴苏大交换生29人。
五、打造文化品牌,拓展学生素质
“翔宇论坛”,创建于2009年,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先后有周勋初、莫砺锋、六小龄童、毕飞宇、王安忆、徐则臣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做客“翔宇论坛”。
▋著名学者莫砺锋做客“翔宇论坛” ▋著名学者王安忆做客“翔宇论坛”
“名师讲堂”,创建于2012年,定期邀请国内一流名师,紧扣中学课程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理念,打造精品课堂,特级教师曹勇军、肖培东等名师先后做客“名师讲堂”。
经过持续打造,文学院已形成了“四月的思念”大型诗歌朗诵会、“风雅颂·我爱记诗词”“翰墨春秋·汉字听写大赛”等多个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月的思念”诗歌朗诵会 ▋“风雅颂”我爱记诗词大赛 ▋翰墨春秋·汉字听写大赛
学院现有众多学生社团品牌,采菊诗社、起兮文学社、燃灯戏剧社、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等均为学校知名社团。采菊诗社作为学校明星社团,已经连续13年参加“海峡两岸青年古典诗词联吟大会”;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团、江苏省十佳团支部、淮安市践行周恩来精神模范团队。
▋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团支部被评为“活力团支部” ▋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团”
六、重视立德树人,培养特色鲜明
重视立德树人,培养特色鲜明。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经典阅读为抓手,以写作训练为路径,以品牌活动为载体,实施“十百千”人才质量工程,构建以“阅读•写作•做人”为导向的双基(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娴熟)多能型(能胜任教师、秘书、公务员、企业文员等多个行业岗位)人才培养体系和“五维一体”审美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 养特色。近三年,学生获“国家奖学金”5人、“国家励志奖学金”151人;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全国“活力团支部”1个、省“先进班集体”3个、省“百强先锋团支部”1个、省“三好学生”2人、省“优秀学生干部”4人;获全国周恩来班征文大赛第一名、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获奖100余项;获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18项、省优秀毕业论文5篇。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 ▋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
▋文化创意专业参加外出实践活动 ▋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
近三年,学院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考研工作先进单位、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居于同类院校前列,考研、考公、考编等高质量就业率达到60%。学院每年考取研究生30多人,多人考取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每年考取公务员近10人,考取事业单位与教师编制200人左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经过60多年的办学实践,学院先后培养出以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作家、学术名家、政界精英、商界翘楚,更为苏北地区基础教育、企事业单位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教师和高层次管理人才。
▋优秀学生代表
杨阳,文学院2013级学生,全国百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典型、全国影视宣传对象,2017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
董玥,文学院2014级学生,第三届《儿童文学》金近奖获得者,2018年考取复旦大学研究生。
刘政,文学院2019级学生,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于2021年获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赴澳门科技大学交流学习。现考取淮安市引进“名校优生”。
▋杰出校友代表
竺祖慈,是恢复高考后淮阴师专中文系第一届学子,就读于中文系77级(3)班,资深日本文学编辑、译作《小说周边》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翻译奖。
徐则臣,北京大学文学硕士,1996-1998年就读于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7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人民文学》编辑部副主任。曾获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