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刘勇教授做客文学院第92期翔宇论坛
文学院来源:文学院 作者:庄子航 李诗卓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16-11-10

 

       118日,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勇教授做客文学院第92期翔宇论坛,为同学们开设以“人生与文学的双重融合”为题的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陈年高主持。

 

讲座开始,刘教授首先抛出“不读还是经典”这一问题。为何不读还是经典?刘勇教授解释,因为经典都有一种高贵的品格,他围绕“何为经典”“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如何阅读经典”三方面进行了具体地说明。刘勇教授指出,经典分为永恒的、时代的和永恒与时代兼而有之的三大类。结合鲁迅的《阿Q正传》、曹禺的《雷雨》、沈从文的《边城》等著作,他分析了永恒经典之所以永恒的原因是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人道、人性能够穿越民族、国家、时代的界线,引发人们的共鸣。而与之相对的时代经典,是特定时期产生的特定效应,但随着时代发展,渐渐不为人们所理解,刘勇教授列出《女神》《家》《青春之歌》等作品帮助大家深入了解。针对时代的和永恒与时代兼而有之的经典,他以张恨水、张爱玲与徐志摩为例,简述了其特点。

“经典需要读者,但不取决于读者。读与不读,经典就在那里。”刘勇教授将国内的鲁迅纪念活动与国外的莎士比亚纪念日、托尔斯泰纪念日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经典无需捍卫,成千上万读者热捧的不一定是经典,一个读者都没有的也可以是经典。而要想读好经典,他告诉大家,唯有一字一句读下去。通过张爱玲、李清照和萧红的例子,刘勇教授揭示了经典是作者与自身的对话,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他强调,一部经典,在人生不同阶段去读,有不同的感受,并且真正的经典,从来是一部分人爱之若狂,另一部分人恨之入骨。生活中多多阅读文学经典,是刘勇教授对同学们的最终期望。

互动环节,刘勇教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仔细作答,知无不言,帮助同学们解决疑惑,达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最后,陈院长作出总结,将自己对经典的认知与刘勇教授的观点进行印证,并指出经典是文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一直推行的重点内容,也是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作品阅读。同时,对刘勇教授加盟淮师一举,陈院长再次表达了真挚的谢意,也期望日后有更多的交流。

 

         

翔宇论坛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