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中的寻觅与感悟——探析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第三境界
文学院来源: 作者:徐湘宜审核人:点击:发布时间:2024-12-01

谈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最熟悉的莫过于是对人生三境界的阐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闲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遠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自幼时便听过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直以来很喜欢这句诗自带的一种朦胧美感,而王国维先生将此与人生的境界相结合,更是激发了我对这句诗、这层境界的探索。

王国维认为的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在原诗中,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作者苦苦寻找佳人,在人群中一一辨认,偶然间回首望去,发现佳人正站在灯火暗淡稀疏的地方。而王国维以这句诗作为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三境界,我们可以对应原诗句的意思分析:“众里寻她千百度”即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探索付出与磨练,与第二境界的探索时要经历种种艰苦相呼应;“蓦然回首”有发现成功时的喜悦,或者是久经积累终于顿悟,茅塞顿开的快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最终追寻的结果,对这个结果我们觉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是有时真正的答案可能就在自己的身边,看似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二是最终的真理往往会独立于大众,藏在隐暗的地方,用心感悟,才能体会到、探寻到。三是历经磨砺有所成长之,有所积淀,不再对执着命运执着索求时,不再向前(所以回头看过去)时,会发现之前的困惑在不经意间也可以解开,探求的答案在放下释怀的那一刻都如流水般从山间流出,亦如“轻舟已过万重山”。总体而言,第三境界是耕耘之后的收获,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收获,有的是精神上的收获,有的看似是放下不再追求,实则内心的释然,自我的解脱,也是一种收获与成长。

王国维所定义的三境界是层层深入的,而之所以用这句诗来表述第三境界,即最高境界,认为原因如下,结合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更深处的意蕴在于这个“她”很有可能就是作者心中能凭自己的努力,报效家国的自己。但在当时又有多少人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与壮志呢,皇帝众臣偏安一隅,百姓也已习惯繁华的临安,早已不想顾念沦落敌人之手的汴梁,因此这种大环境下,作者作为人间清流,其理想更是难以实现,正如那稀疏的星火,早已淹没于尘世的五光十色。有此对应,正说明能拥有该境界就实属不易,而想达到这个境界则是更难,有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实现,不得不仰望憧憬,甚至是幻想可以窥得一斑,而且对第三境界的理解是可以多重的,没有局限,所以王国维将这句诗作为第三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

正如叶嘉莹先生评价,这第三境界是“至完整,至美善,至真实的一种境界。”


随笔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