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的背叛与救赎
文学院来源: 作者:陈极岩审核人:管婷婷点击:发布时间:2024-05-12

 “一鸣惊人之作。一对阿富汗朋友的故事,也是关于文化的不可思议的故事。真正让人荡气回肠的经典小说。”这是《旧金山纪事报》对它的评价。

 《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展开故事,向我们展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阿富汗风貌。通过阿富汗发生的战争推动情节发展,讲述一个男孩因为背叛付出的代价以及救赎的可能。

 阿米尔,一个富家少爷、一个普什图人,却和家仆哈桑——一个哈扎拉人是朋友。这在社会眼里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受该观念影响以及对哈桑的嫉妒,阿米尔选择背叛哈桑,后来因为战乱逃往美国。在加州的美梦中,喀布尔的梦靥时刻伴随阿米尔,直到父亲好友拉辛汗的一通电话,让阿米尔踏上归途,迫使他正视自己犯下的罪过。

 该书开头采用倒叙的手法,引导读者走进故事。行文中夹杂的阿米尔的回忆不仅完善任务人物,也为故事开展埋下伏笔。在阿米尔的回忆中,他会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学会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这昭示这阿米尔会为了得到父亲的爱不择手段,而哈桑则用一生去爱阿米尔。这使阿米尔对哈桑的背叛更加合理,也与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呼应。在该书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即阿米尔回归故土,巧妙地与开头呼应,然后开始顺叙。全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仅仅使用平淡的话语,却通过人物的对话以及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让读者走进阿米尔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人物的多重性。阿米尔的父亲,一个在所有人眼里都完美的人,在年轻时犯错,造成阿米尔和哈桑悲剧的根源。哈桑虽然勇敢忠诚,却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而阿米尔,早期的他懦弱、自私,但得知真相后,毅然回归故土,变得勇敢,成为自我期许的阿米尔。这暗示着人性的不完整,也与书名呼应。“追风筝的人”如果仅仅认为是指风筝比赛当然太过于片面。这个人是阿米尔,而他追的风筝则是他少年时犯下的错、是他人性中缺失的部分。到了美国,阿米尔再也没放过风筝。私以为是他不敢直视自己曾经的背叛。哪怕在见到拉辛汗,听完哈桑的故事,他也不敢直视。直到得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一刻,父亲的完美、伟岸形象出现裂痕,或许这让他意识到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并不难,也或许长久以来的愧疚终于击垮了他,阿米尔选择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该书不容忽视的是它的背景——战争。当阿米尔回到阿富汗,找了法里德作为向导。法里德,作为一个留下来见证战乱的人,对于当初逃到外国的人有天然的厌恶。从法里德身上,可以读出阿富汗人对于自己故土的热爱。书中的一个小细节,当阿米尔的父亲要离开阿富汗时,他带走了一捧家乡的土。不难看出阿富汗人对于故土的热爱与珍视。而这珍视让阿富汗人团结起来,顽强面对侵略者,也是这珍视,让法里德得知阿米尔回来是为了救一个哈扎拉孩子时,选择全力帮助。

 跟随着阿米尔视角,看到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活活被石头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跳着以前街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战争,这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战争对普通百姓的伤害。

 而这本书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风筝问题”。如作者在后记中写道:“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于阿米尔来说,风筝是他少年时犯下的罪恶,是他要赎的罪。阿米尔到了美国,再也没放过风筝,因为他不敢面对那段过往。直到书末,他为了让索拉博开心,重新拿起风筝……

 我想直到这一刻,他终于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那个人。或许对于作者来说,他也在借这本书表达自己的追求,作为一个经历过阿富汗战乱的人,他希望自己的故乡有平等的种族阶级观念,故乡的人可以过上和平美好的生活。


随笔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