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才知历史 --《大清留美幼童记》影评
文学院来源: 作者:李丹琪审核人:管婷婷点击:发布时间:2024-04-19

 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一批年龄在9岁到15岁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发,目的港是旧金山。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美国的土地。五集电视纪录影片《大清留美幼童记》向我们娓娓道来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这群孩子,在当年那个特殊的年代,被寄予了师夷长技以“强国”的厚望,他们被称为“留美幼童"。可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个留美计划,却是蛰伏了十八年才得以实现。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近代中国留美第一人”--容闳。

 作为当时第一个摆脱封建气息,接受西方教育并获得学位的人,容闳学成归国,始终心系祖国。他倾其一生奔走十八年终于促成留学生公派的实施,即使是后来留学计划遭到重创,生命中最亲近的人过早离去的艰难时期,他仍不忘关心国家大事,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纪录片缓缓描述,向我们展示了那一百二十名幼童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们的人生随着时代变动而跌宕起伏。在短短时间内突破语言障碍,而且多才多艺,出自中国孩子之手的留言往往中西结合,钢笔毛笔并用,而且图文并茂。不光学业,他们在体育竞技场上,社交场合也都出类拔萃。有一个幼童蔡绍基曾经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没有死,她只是睡了,她终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的屹立于世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中国崛起之希望。

 不可避免的,幼童们接受西式教育,过着美式生活,他们的精神内核越来越西化,有的人跟美国女孩谈起恋爱,有的人剪辫易服,留美幼童容揆写道:一只生下来就被囚禁的鸟感觉不到森林的气味,可一旦让他舒展飞翔的翅膀,这时,再豪华的禁闭空间也不能遏制他希望飞到即便是暴风骤雨的天空的愿望。这样的转变,自然不会是清政府愿意看到的,加之发生严重的排华运动,留学生被勒令分三批回国。回国后的幼童如同“过街老鼠”,不被重视,但后来他们凭借自己卓越的才能在铁路,电报,矿业等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清朝外务大臣梁敦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很多人都曾用一生为他注解,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留学生的命运让人唏嘘感叹。这段历史已经过去130年有余,我们从尘封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尘埃中寻访他们的足迹,追寻他们国内外的旅程,尽管每个人的际遇不同,但这个团队,这批人为当时垂危的中国走向现代化开拓前沿,创造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以供我们后人吸取营养。

文学作品相关资讯
文学院通知公告
最新更新的资讯
热门点击的资讯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电话:0517-83525172    

版权所有  ©  2009-201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